汇盈策略 摆烂的马殷:南楚灭亡是注定的,儿子们都不省心,能苟几年算几年_刘建峰_潭州_地方
公元927年汇盈策略 ,也就是后唐天成二年的时候,唐明宗给占据湖南的马殷封了个楚国王的头衔,这可以算是马殷这辈子最风光的时候了。
从一个做木工的普通人奋斗到成为一国之王,马殷这辈子也算值了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活到了七十五岁高龄,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里,他算是寿命最长的开国皇帝了。
心情一好啥都顺,马殷很快就把潭州当成了都城,还给它换了个名字,叫长沙府。
可后来,他碰到了一个棘手的事儿,那就是怎么选好以后的领头人。
说实话,要是碰上个安稳太平的日子,那按照老规矩,肯定是老大的儿子来接班,传位给嫡长子。但现在是五代十国这乱世,要是嫡长子还是个小孩,那不是得把咱好不容易拼来的家业给搞丢了吗?左思右想,马殷最后拍板,以后楚国的王位,就让兄弟们接着传下去,老大没了老二上。
难道说,哥哥死了弟弟继位,就能保证南楚永远昌盛吗?说实话,就连马殷自己心里也没底,毕竟南楚跟其他政权不同,说到底,也不过就是几个封建领主凑在一起的小国家嘛。
展开剩余89%为啥这么说呢?主要是因为马楚一开始条件就不好,咱们先瞧瞧马楚到底是怎么建立起来的。
马楚的兴起全靠马殷一人,马殷原本只是唐朝末年河南的一个普通木匠,因为乱世生活艰难,他很快就选择去当兵,最后成了秦宗权手下孙儒将军的一个副将。
说来也巧,在景福元年(892年)那会儿,孙儒和杨行密正好在宣州打得不可开交。本来马殷也得去掺和一脚,但军队里粮食短缺太久了,所以就派他去想办法弄点粮草回来。
当马殷忙着四处抢夺粮食草料时,孙儒在战场上被抓了个正着,并且立马就被处死了,而马殷却奇迹般地躲过了一劫。
主将不在后,马殷和刘建峰,那个抢粮食的,带着剩下的士兵一路往西跑。路上大家商量了一下,让刘建峰当头儿,张佶管行军打仗的事,马殷则做了先锋指挥官,成了军中的三号人物。
尽管一路上拉了不少人入伙,但他们迫切想找个安身之所。可唐朝末年天下大乱,军阀遍地,马殷带着这帮残兵败将根本没法站稳脚跟,只能四处逃窜,最后从江西跑到了湖南。
起初,他们选择在醴陵安营扎寨,那地方紧挨着武安军节度使邓处讷的地盘。因为马殷那帮人手下人数众多,要是随便动手,肯定捞不着好处。所以,他们就派了手下蒋勋和邓继崇去龙回关守着。
刘建峰想要在这里大展拳脚,打算硬攻拿下。可就在这时,马殷提议说,或许可以试试说服他们投降。刘建峰虽然心里有点犯嘀咕,但还是决定试一试。他们给蒋勋许下了不少好处,结果蒋勋就真的开关投降了。
接着,刘建峰让人换上新衣裳,打着武安军的旗帜直奔他们的老巢潭州。潭州的守军一看是自家人,一点戒心都没有,城门就这么大开着让他们进来了。马殷瞅准时机,偷偷摸上去,一刀结果了邓处讷的性命。
到这时候汇盈策略 ,马殷他们已经在潭州站稳了脚跟,而且,好运再次降临到马殷头上,这是他在潭州的第二波好运。
杀了邓处讷后,刘建峰就向朝廷上书,要求当武安军的头儿。
那时候唐朝自己都快撑不住了,哪还顾得上湖南那些乱摊子。反正谁也不会听朝廷的,还不如顺水推舟卖个人情。于是,唐昭宗就让刘建峰当了检校尚书左仆射和武安军节度使,马殷呢,就成了内外马步军的总指挥。
不过刘建峰没啥大抱负,到了潭州就天天喝酒找乐子。他本来就喜欢美女,以前还能克制点,可一到潭州过上安稳日子,就忍不住起色心了,竟然公开撩拨手下陈赡的老婆。
老婆受了欺负,这怎么能咽得下气?结果,刘建峰就被陈赡给害死了。
刘建峰去世后,大家就让二号人物张佶来接管。可没想到的是,张佶在去潭州的路上,竟从马背上摔了下来。他觉得这是老天爷不让他当头儿,于是赶紧把主帅的位置给推了。
就这样,四十六岁的马殷当上了潭州刺史。
刘建峰被大头兵杀害,接着张佶又主动让位,真让人琢磨,这事儿背后会不会是马殷在捣鬼。毕竟刘建峰好歹也是个节度使,竟然栽在了小兵手里,感觉就像是在闹着玩似的。
反正不管怎么说,马殷当主帅确实挺合适,他靠着潭州这块地方,到处征战,短短几年,就把整个湖南给收复了,接着又攻下了广西、广东还有贵州的一些地方,成了南方数一数二的大势力。
当然,能快速拿下那片地,一方面靠硬实力,另一方面也得靠软实力。毕竟马殷的势力不是顶尖的,如果对方愿意归顺,马殷也不会傻到用全部家当去硬碰硬。他给对方个刺史当当,对方就服了,这样大家都高兴。
对于靠武力占领的地方,马殷不太放心交给别人管,幸好他有很多兄弟和儿子,于是就把他们都派出去做刺史,一起帮忙守住马家的天下。
这样一看,马殷的做法跟西周时候的分封挺像的,虽说表面上都尊马殷当头儿,但实际上大家都是自己顾自己发展。
地盘到手后,就得琢磨怎么发展了。马殷得到的地盘虽然粮食产量不高,但种茶倒是挺合适。所以,马殷打定主意,要好好发展茶产业。再说湖南这地方,位于四面八方的交汇处,做起买卖来也挺方便。
于是马殷一声令下,说在他的地盘上做生意,除了茶叶要交点税,其他的都不用,结果引来好多商人来做买卖。
可是,如果不收税,钱从哪里来呢?就在这时,马殷的谋士高郁出了个主意,说要在全境内禁用铜钱,都换成铅铁钱。
还有条规定,到湖南经商的商人汇盈策略 ,必须使用当地铸造的铅铁钱。这样一来,商人们只能先把铜钱换成铅铁钱,但问题是,铅铁钱在外地用不了,他们只能拿铅铁钱买些东西带走。这么一来二去,铜钱就都留在了马殷那里。
于是,马殷利用让质量差的货币淘汰好货币的方法,迅速积攒了大量钱财,这让他有了信心去开创家业,也使得马家的地盘日渐扩大。
公元907年,也就是后梁的开平元年,朱温把唐朝给推翻了,自己当上了皇帝。这时,马殷很机灵地站队支持,因此被封为楚王,算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转折。这样一来,马楚也成了南方众多小国家里的一个。
虽然马楚也被后人算作十国里的一个国家,可它跟其他政权比起来,有着根本上的差别。
在十国中,南唐算是最规矩的一个,科举、郡县制度都挺齐全,简直就是缩小版的南朝。再说说荆南吧,它就像是个听话的小藩镇,对中原王朝特别顺从,合作得也挺好。所以,在《旧五代史》里头,荆南被归到了世袭列传里,算作中原王朝的一份子。
但马楚很特别,它既不像南平那样是个小藩镇,也不像南唐那样是个正规国家,其实就是由一群封建头头组成的小朝廷。这个小朝廷的头儿是马殷,他是大家族的族长,下面跟着的是他的亲兄弟和亲儿子们。
这些人被马殷派到各地去做州刺史,虽说挂着马楚的名号,但其实都是各管各的地盘,自立为王。
在他们之下,是马殷所倚重的那些官员在掌管事务,就像智囊高郁这样的人。
另外,马楚的疆土并非全靠武力扩张,对于湘西和贵州的那些异族头领,马殷用了比较温和的办法,让他们可以继续管理自己的地盘,并且州刺史的位置可以代代相传。
可以说,打从一开始,马楚这个国家就没建立起一套像样的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规,整个政权之所以能运转,全靠马殷一个人的威望撑着。
只要马殷还活着,他的这些兄弟儿子都会乖乖听话。但要是马殷不在了,那又有多少人会服新的楚王呢?
这就是马殷所顾虑的事儿,也是让他在选择继承人时感到为难的地方。
不过楚王的位置总得有人接,马殷琢磨半天,决定让兄弟接着当,毕竟自己的儿子们都已长大,就算他们内部有点矛盾,那也都是自家的事,湖南还是姓马的。可要是按老规矩让嫡长子来继承,万一他不行,那岂不是给外人留了机会来抢?
所以,兄死弟继的规矩,说白了就是让马殷那些做诸侯的儿子们一起管理国家。
马殷觉得这个主意挺巧妙,可没多久就被儿子们泼了冷水,好比高郁就被假传命令给害了。
高郁是马殷身边的智囊,对马楚国的创立贡献巨大,但马殷的儿子马希范却因此对他心生嫉妒。
早先马希范去给唐庄宗进贡时,唐庄宗在背后使坏,悄悄跟马希范说:“听说高郁想要篡夺你们马家的江山,不过有你这样的儿子在马殷身边,我觉得这事难成。”
简单来说,就是既夸奖了马希范,又散布了高郁独揽大权的谣言。
后来,跟马楚一直不对付的荆南老大高季兴也来凑热闹,不过他盯上了马殷的另一个儿子马希声,扬言要通过和马希声结拜,再拉拢高郁,搞点小动作。
马希声那边呢,他老婆家的亲戚,行军司马杨昭遂,心里头盘算着要顶替高郁的位置,所以老是在马希声耳边嘀咕高郁的不是。
其实,马殷对那些流言都不买账,可他的几个儿子却一直捣乱,还吵着要马殷把高郁给处置了。
马殷怎么可能做出那种卸磨杀驴的事呢?可马希声仗着自己有权有势,一直逼着马殷,马殷没办法,只好把高郁降为行军司马。高郁私下里抱怨了几句,结果就被马希声假传命令给害死了。
这时的马殷已经老了,就算他再怎么坚持要留住,也还是留不住,只能不停地流眼泪。
第二天,手下把情况禀报给殷大人,殷大人拍着胸口大哭道:“我怎么糊涂到这种地步,竟然害死了我的老功臣!”他转头对身边的人说:“我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!”
打从这会儿起,马殷心里明白了,马楚的灭亡怕是近在眼前了。既然这样,那干脆就破罐子破摔,能活一天是一天吧。
长兴元年,也就是930年的时候,马殷病得很重,马楚国到了要换领导人的关头。
不过,马殷在临终前却倔强了一回,不顾之前订下的兄弟相继的规矩,直接指定了小儿子马希声接班,把大儿子马希振给晾在了一边。
说到缘由,还不是因为马殷特别疼爱马希声的母亲嘛!反正马楚国的国运不长,何不让自己放纵一回,选自己最爱的夫人和儿子来继承呢?
马殷一胡闹,大家伙儿就不再理会那个兄弟接班的规矩了。时间一长,马家几个头头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,闹出了“几匹马抢食”的乱子,最后让南唐瞅准机会给灭了。
马殷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。
说实话,打从马殷那以后,马楚的国君大多没什么大作为,跟北边的荆南国比起来可真是差远了。
荆南的高家,虽然被人叫做“高赖子”,但他们可不是吃素的,靠着比马楚小得多的地盘,竟能在那乱世里头站稳脚跟。
以前啊,马殷差一点儿就把荆南国给灭了,可没想到后来,荆南国的实力竟然超过了马楚,把马楚打得一直往后退。这样一来,马楚别说去争天下了,就是保住自己的地盘都已经很费劲了。
由于马楚国内盛行奢华风气汇盈策略 ,等北宋军队打到这里时,湖南的人口竟然比那弹丸之地的荆南国还要少,由此可见,马殷之后的君王们,都是些什么货色。
发布于:陕西省9688策略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